当前位置: > 凯发娱乐下载 >
凯发娱乐下载过渡湾镇倒座庙村村民围坐在农家书屋阅读书籍。
城关镇土门村村民围坐在农家书屋阅读书籍。
马良镇陈家湾村一位老人在农家书屋阅读书籍。
马良镇陈家湾村一对母女在农家书屋翻阅图书。
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讯)(通讯员李广儒、陈泉霖、陈梦鸽)“往年农闲的时候,都是串串门打打牌,现在来这里看看书,不仅长知识,丰富了业余生活,还能给孩子做个榜样。”对于襄阳市保康县城关镇土门村村民张永华来说,每天到家门口的农家书屋坐坐,给自己“充充电”已成为习惯。
在第27个“世界读书日”到来之际,保康县建设在村村寨寨里的农家书屋,处处书声琅琅、翰墨飘香。据悉,为打造农村阅读阵地,w66老牌,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,保康县始终将农家书屋建设作为一项重点文化惠民工程,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学知识、长才干,从一座座“精神粮仓”中汲取能量,提升自身素质和文明程度,实现美好生活的梦想。
农忙干活,农闲阅读。在保康县,只要一遇空闲时间,群众便会自发地钻进“农家书屋”里,如饥似渴地在书本中汲取能量。保康县城关镇土门村村干部陈娟说:“目前本村书屋藏书有2000多册,主要包含文学艺术类、科学知识类、还有地理等各方面都比较全。每天我们这儿有几十位村民来看书。”
为了让农家书屋管用、适用,最大限度地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,保康县结合实际,选择适合农民胃口、符合农村实际的书籍,坚持每村每年更新书籍200册以上。在“农家书屋”汲取营养,从教科书上学习技术。如今,保康县已有5万多基层群众尝到了学技术、学文化的甜头。
保康县过渡湾镇倒座庙村村民孙家荣说:“原来猪病了,鸡病了,我们都不知道怎么治。通过在农家书屋看了畜禽养殖的书,回去了按照书上说的方法治,现在发病率也很少了。”保康县马良镇陈家湾村二组村民郝永超说:“我在家里种一点儿菜园子,没事儿就来这农家书屋来看下书,学点儿知识。比如现在蒜苗一个劲儿发病,专门来选本书对照看下怎么种怎么治,学一下,把菜园子种好。”
为创新读书形式,保康县还采取“晴+雨”“授+受”办法,让阅读和劳动有机结合。
保康县过渡湾镇倒坐庙村妇联委员、计生委员周朝艳介绍说,具体方式就是晴天干活,雨天阅读;干部读书,群众听书,切切实实地将文化雨露沁润到田间地头。
持续增加农家书屋藏书总量,不断延伸“数字农家书屋”触角。保康县在建好276个村(社区)农家书屋的同时,还发展“数字农家书屋”用户16.5万个,农家书屋已经真正成为了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的“充电宝”和乡村振兴的“加油站”。
保康县马良镇陈家湾村村民王丹,带着两岁的女儿到农家书屋看书,教着女儿认识图画。王丹坦言:“现在年轻人比较注重孩子教育,经常在网上买书。村里办了免费图书室,可以免费来借书看书,对老百姓来说比较实惠。主要看一下儿童的图画书,比如说食物、车子、动物之类的,对女儿是一个启蒙教育,虽然她只有两岁,但是自己能表达出来。”
近年来,保康县按照“村村有书屋、户户飘书香”的目标,大力实施农家书屋工程,推动新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。
目前,全县农家书屋覆盖率达到100%,藏书总量突破40万册。
马良镇党委委员、宣传委员吕灵犀介绍,农家书屋已在全镇41个村(社区)实现全覆盖,总藏书量已超过5万册,每年每个书屋更新书籍都在200册以上。同时还全覆盖建设了“数字农家书屋”,真正做到“农民群众在哪儿,书屋阅读服务就延伸到哪儿”,全镇受益群众达到1万余人。
“4?23”世界读书日期间,保康县精心组织“汲取书中营养,助力乡村振兴”全民阅读系列活动,在全县倡导读书新风尚,让品味书香、热爱读书蔚然成风;开展“书香山城?楚韵保康”全民阅读推广活动,传递阅读精神,营造阅读氛围;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文化志愿者积极参与,采取“我读你听”的形式引导基层群众爱读书、勤读书、善读书、读好书……依托农家书屋,保康每年组织开展“我读你听”、好书分享、科普阅读等活动近300场(次)。
保康县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胡志芳表示,下一步将进一步深化“农家书屋服务+”的理念,探索好、建设好、发展好农家书屋这个最基层的文化阵地,让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活起来,真正让农家书屋成为乡村振兴的“精神粮仓”。
Copyright © 2002-2017 DEDECMS. 织梦科技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